【文/亚历克·罗素,中间国家翻译/ 郭涵】
如果想见微知著地了解当今全球秩序经历的亚历巨变,不妨从肯尼亚外交官的克罗官方日程表看起。曾几何时,素美肯尼亚接待大国外交使团的国单机会屈指可数。再也不会是极时崛起这样了。如今,代落他们的幕金日程表上几乎没有空档。
今年夏天早些时候,砖峰内罗毕在短时间内连续接待了希望讨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间国家美国官员,在肯尼亚议会发表演讲的亚历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以及前来签署自贸协议的克罗欧盟官员。
肯尼亚军方领导人也握着一手令人印象深刻的素美“舞伴卡”:比方说,今年5月,国单一艘印度海军护卫舰在蒙巴萨的极时崛起近海参加两国联合军演;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正在为肯尼亚训练首支特战单位。
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刚开始对非洲大陆发起“魅力攻势”时,就已将肯尼亚视作重要的k8体育的合作伙伴。从印度洋沿岸到深入内陆,中国正在该国大举投资基建项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7月份出访肯尼亚。同月,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在肯尼亚受到了红地毯的接待,这是他非洲之行的第一站。
欢迎来到一个“按需点菜”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时代正在远去,各国被迫以结盟的方式选择“套餐”的旧时代,正朝一个更具流动性的世界秩序转变。美国与中国的大国竞争、西方事实上放弃了30年来期待自由市场的“福音”能够改变中国政治体制的美梦,正在给全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一个机遇:不仅仅是获得中美的拉拢,还要从两个大国的竞争中渔翁得利。许多国家正在迅速且越来越娴熟地做这件事。
“对肯尼亚和其他国家来说,这不是一个选边站的问题,而是选择所有人的问题”,长期关注新兴市场、来自开普敦的前晋达(ninety one)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麦克·鲍尔(michael power)说。“我们不应该继续谈论‘不结盟运动’,”他指的是冷战时期,在西方与前苏联的对峙中宣布中立,由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结成的国家集团。“我们应该讨论的是多向结盟(multi-aligned)运动。”
按购买力评价计算,金砖国家(灰)与22个申请国(红)gdp占全球之比变化图 图自:《金融时报》
正如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法里德·扎卡里亚在2008年的文章《他者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rest)所描述的那样,这个现象在15年前第一次出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开始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美国与中国陷入大国竞争,二十国集团比过去更为分裂、效率更低,一个更加机会主义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某位熟悉中西方高层想法的西方资深决策者认为,这是“一代人才会经历一次的转折”。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形容当今是“骑墙派”与“摇摆州”的时代。保加利亚政治学者伊万·克拉斯捷夫(ivan krastev)称之为属于“中间国家”的时代。他强调,“中间”这个词反映了各国处在中美之间的位置,与那些国家的体量无关。
根据克拉斯捷夫的划分,一系列明显不够“中间”的国家也符合这个定义,比如美国的传统盟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以色列甚至德国,还包括被广泛视作正在崛起、全球南方国家中的两大巨头,印度与印度尼西亚。
地缘政治咨询公司macro advisory partner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高级顾问纳德·穆萨维扎德(nader mousavizadeh)表示,“这种地缘战略层面的‘创业精神’,反映了过去10年来全球秩序‘群岛化’的演变趋势。必须将这种转变视作结构性与世俗的,并非周期性的。”
“华盛顿与北京已经从竞争关系走向对抗关系,这为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同中美发展更有效的双边关系、彼此间发展更深层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开辟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