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路,青花穿越千年时光,丝路驼铃声声,飘香联通古今。青花有一条路,丝路跨越万里山海,飘香丝路绵绵,青花贯穿东西。丝路有一条路,飘香包容多样文明,青花它源自中国,丝路也属于全世界。飘香今年是青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个年头,在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丝路一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上,我们看到了丝绸之路所带来的飘香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这件青花缠枝牡丹纹罐,造型饱满,纹饰华丽,色彩深沉。圆口,短颈,广肩,腹部上鼓下收,假圈足,胎骨厚重,釉色青白,外壁绘青花纹饰,为元代青花之典范。

  牡丹,又称洛阳花,是中国的国花。因其花大色艳的品种和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形象,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后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花大色艳的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其栽培范围也由长江、黄河流域诸省向全国扩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被赋予了富贵、吉祥、繁荣等寓意。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为牡丹赋诗作画,留下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名篇佳句。这件青花缠枝牡丹纹罐腹绘缠枝牡丹,牡丹雍容华美,缠枝线条流畅,整体构图饱满却不拥挤。

  石榴,原产于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据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石榴作为一种外来植物,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因石榴果实火红且多籽,被赋以“多子多福”之意;同时,石榴花色如朱砂,也有“榴花攮瘟剪五毒”之说。这件青花缠枝牡丹纹罐肩绘缠枝石榴,石榴花花盛叶茂,缠枝曲折蜿蜒,繁而不乱。

  该罐青花呈色浓艳,青料聚集处锡光隐现,有铁锈斑痕,牡丹纹花瓣和叶子上刻划经脉,抚之凹凸感明显,是采用了进口钴料所致。有学者认为,我国在元朝以及明朝永宣时期和正德时期都进口过该种钴料,这种进口钴料的钴矿来自波斯贸易重镇萨马拉地区,因此被音译为“苏麻离青”。因该料铁含量高,锰含量低,并含有砷,是典型的“高铁低锰”料,故易产生铁锈斑痕。

  这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而产生的杰作之一,融合了中国传统与外来元素,成为文化交融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