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夺下自己职业生涯首枚亚运会奖牌后的深度少年石雨第二天下午,石雨豪更新了朋友圈——“5年的田径蜕变伤病历程用亚运铜牌画上了一个句号,感谢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年断人们。” 石雨豪在这段话下配了几张图,脚掌其中一张照片上有这样一句话:“跃过被伤病拖累的膀华时光,然后,侨网再远一点。深度少年石雨” 石雨豪拿下铜牌。田径蜕变 10月1日,年断就在中国田径被推上热搜的脚掌这一夜,25岁的膀华石雨豪用最后一跳完成“绝杀”,凭借着8米10的侨网成绩夺下亚运会跳远铜牌。 5年前,深度少年石雨正值上升期的田径蜕变石雨豪本满怀壮志冲击雅加达亚运会的领奖台,然而一场雨夜里的年断重伤让他淡出赛场,经历了多次手术和更换起跳脚。 就在出征本届杭州亚运会之前,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石雨豪,他分享了自己从脚踝受伤到如今成为“中国版卡尔·刘易斯”的心路历程,“我还能变得更好,我还想向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发起冲击。” 石雨豪在比赛中。 雨夜的转折点 就在亚运会男子跳远项目资格赛进行的那一晚,杭州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 石雨豪带着资格赛中唯一突破8米的成绩走回混合采访区,记者们向他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雨天比赛对自己是不是还有一些影响?” 石雨豪回答得很坦然,“我和技术官员沟通过,希望他们擦一下踏板,不只是为了我,也是为了所有运动员,他们也在每一跳之前都把踏板擦干。” 雨天,依旧是石雨豪无法完全克服的难关,“可能现在(战胜了)50%,还需要慢慢多跳几场才会更好一点。” 5年前,正是在上海钻石联赛的那场雨,让正值上升期的石雨豪错过了雅加达亚运会。 2018年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当时的石雨豪不满20岁,面对着南非名将曼永加,状态正佳的他决定“死磕到底”。 第二跳中,石雨豪将技术发挥到了极致,跳出8米43,将个人最佳成绩大幅度提高,甚至直逼全国纪录8米47。 然而,在最后一跳中,由于发力过猛加上跳板积水,石雨豪脚后跟打滑,整个人失去重心,狠狠地摔进沙坑里。 “我落到沙坑里的时候,整个脑袋都是空白的,当时第一反应没有很痛。”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石雨豪记忆犹新,“但过一会我感觉我的脚已经硬生生地被扯出来了,那一下子真的受不了。” 那一跳成了石雨豪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用头撞墙 在那场钻石联赛上海站比赛前,石雨豪被外界称为“跳远天才”。 他在2014年才正式改练跳远,但到了2016年的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他就在男子跳远决赛中以8米30夺冠,刷新了该项目亚洲青年纪录。那一年,他才17岁。 “我发现很多人说,这个小孩是不是改年龄了,但我觉得无所谓,我只想做我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 石雨豪本打算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冲击更好的成绩,以此击碎一切质疑,但突如其来的伤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被担架抬去医院的路上,朱华刚教练安慰石雨豪,这可能就是一次脱臼,但最终医院的诊断结果为多根跖骨错位,需要手术。 “我一下子就哭了,整个医院急诊都是我的声音。”石雨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他就知道,自己的亚运会没有了,也是在那一晚,石雨豪承受着内心和脚踝的双重疼痛——他不停地用头撞墙,直到医生给他打了一阵镇静剂,他才缓缓入睡。 “自己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我那会儿也就才18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哪都哭过 此后的一年时间,石雨豪就在手术和恢复中度过。经过家人、朋友和教练的心理疏导,石雨豪逐渐接受了伤病,不过他的内心还是极度渴望回到训练场上。 在荷兰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还处于恢复期的石雨豪便穿着太空靴扶杆走动,“做完手术后,我满脑子都是我康复后肯定能很快再次突破8米40。” 然而,期待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残酷——在刚刚恢复训练的那段时间,石雨豪自己说,“可能我今天练得很到位,技术动作都做得很完美,但第二天脚就可能痛得下不了地,得扶着墙和拄拐。” 即便是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石雨豪,对于身体状态的这般反复无常,也时常感到无可奈何,“在每一次感觉非常好的时候,然后就给我来这样一下打击,而且持续了大概有5年时间,就是如此反反复复,经常被当头棒喝。” 那段时间,原本爱笑的石雨豪也经常情绪崩溃到流泪,“我在宿舍哭,在训练场的角落哭,在食堂哭……” 那段艰难的康复历程中,石雨豪和朱华刚教练也想过不少办法,他们一度把自己的起跳脚换成没有受伤的右脚——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改变已经起跳技术和发力动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为了重回赛场,石雨豪愿意尝试。 朱华刚教练曾经这样形容石雨豪,“他在训练场上就像个土匪一样。” 石雨豪在场边等待比赛。 来自苏炳添教练的建议 遗憾的是,光靠着一股拼劲儿,石雨豪始终无法突破训练中的瓶颈。直到时任苏炳添短跑团队外教的兰迪·亨廷顿给了他一个新的建议,让他看到了职业生涯里的又一个转折点。 亨廷顿教练带着石雨豪到深圳和中国短跑的领军人物苏炳添一起训练,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石雨豪接触到了另一套训练模式,也开始将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短跑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进入江苏常熟体校训练时,石雨豪主要训练的项目就是短跑。 改练短跑让石雨豪重新找回了训练的激情,在短跑上的成绩也快速提升——不仅如此,对于起跑和加速技术的打磨,帮助石雨豪积累了更多信心去尝试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自己在跳远上的起跳脚重新改回左脚,他始终没有想过放弃跳远。 “当时我就重新尝试用左脚起跳训练了几次,我问教练跳得怎么样,他说不赖。神奇的是,左脚虽然不能说完全不疼,但在忍受范围内。” 石雨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短跑训练帮助他提高了左脚的耐受力,“跳远和短跑的发力有区别,但短跑在起跑后前几步蹬地的力度也不低,等于短跑的这一年,我一直在提升左脚,其实也不是不痛,只是对痛的敏感度降低了。” 石雨豪和冠军王嘉男合影。 “中国版卡尔·刘易斯” 石雨豪用“因祸得福”来形容自己的这5年时光。 从尝试改换起跳脚到又改回去,到借助短跑提升跳远能力,石雨豪在跳远和短跑上的进步,帮助他以一名“兼项运动员”的身份重新回到田径粉丝的视野当中。 “如果不是因为脚伤,我估计不会这么系统地去训练短跑,应该也不会有现在的这个短跑成绩。如果不是因为练短跑,我估计也找不回左脚起跳的感觉。” 就在今年6月下旬的全国冠军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上,石雨豪在自己的主项男子跳远中跳出8米18的好成绩,时隔5年再次在全国级别的大赛中越过8米线,一举夺银。 在拿下这枚银牌之前,他还在男子100米的决赛中拿到了银牌,他用10秒18的表现紧跟着谢震业,在他身后则是陈冠锋和汤星强等“飞人”。 也就是在那场比赛取得了亚运会资格之后,石雨豪的名字出现在了中国田径代表团出征亚运会的跳远和男子4×100米接力两个项目之中,他也和“中国版卡尔·刘易斯”这个头衔紧紧连在了一起。 不过,兼项本就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跳远和跑步这样在技术环节和比赛节奏上都截然不同的两个项目。 就在杭州亚运会的决赛中,石雨豪就坦言,在训练短跑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有时候反而让他在跳远的助跑过程中不太容易找准踏板的时机。 决赛的前两跳,石雨豪都出现了犯规,没有成绩,直到第三跳,他几乎没有踩到踏板,但最终以7米80的成绩惊险进入最后三轮的比拼。 在第五轮依旧犯规之后,石雨豪在最后一跳完成调整,最终跳出了8米10的好成绩。 “在比赛过程中唯一的调整方法就是移动自己的标记线。”石雨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整个决赛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标记线往后移动了1米多的位置,最终才得以站上领奖台,“通过这场比赛的总结,在速度下保持稳定性,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点。” 遗憾很多,收获也很多 如今,一枚亚运会的铜牌为石雨豪的5年伤病历程画上句号,但这枚奖牌只是复出的起点,他还会在这届亚运会上作为替补陪着中国短跑接力队争取站上最高领奖台。 而在未来,他也会继续提升跳远能力和百米成绩。 5年的经历,让如今25岁的石雨豪磨平了棱角,变得更加沉稳和专注,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对于跳远有多么热爱。 “我很喜欢跳远,跳远的时候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到成功的那一下,你不知道自己能跳多远,会落在哪里,完全是在一个不是特别可控的范围里去寻找自己的身影。” 这种感觉很像是石雨豪现在的状态,他也无法预测自己在跳远和百米的上限会在哪里,但是他一直在享受整个努力的过程。 在那条朋友圈状态的最后,石雨豪写道,“遗憾很多,收获也很多,期待下一个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