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补刻以来,已有291名英烈“归队”-k8体育

  今年9月30日是归队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山东省济南市市民宋富军圆了一个心愿:二姥爷王悦的淮海名字补刻到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此次与王悦一同补刻的战役,还有来自江苏、烈士烈山东、纪念山西的塔英5名烈士,有的名墙名英是战士,有的补刻是支前民工。自2011年启动补刻工作以来,归队已有291名英烈重新“归队”,淮海英名墙上现有31297名烈士。战役

  出生于1925年8月的烈士烈王悦烈士,籍贯是纪念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高桥镇,1945年8月参加革命,塔英1948年12月在徐州的名墙名英战斗中光荣牺牲,当时是华野8纵72团1营1连战士。“虽然没有见到过二姥爷,但我从小就听母亲讲起二姥爷的故事,一直心怀崇敬之情。”宋富军透露,今年3月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时,在英名墙上找了好几遍,只有名叫“王岳”的烈士,询问后得知籍贯是河南。回到山东后,宋富军联系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大家非常重视,及时与淮海战役纪念馆对接,核实相关材料后,在今年烈士纪念日前夕补刻。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补刻以来,已有291名英烈“归队”

  会师淮海、决战中原,75年前的那场战役气壮山河,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付出了巨大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由于一些部队花名册、战士随身携带证件在战火中丢失等原因,还有不少烈士无法确定身份。最初铭刻烈士英名时,特意留有几块空白大理石。”淮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周永杰介绍,一方面,他们开展亲历者口述史抢救性采访,主动寻找逝去的无名英雄;另一方面,烈士后代在英名墙上没有找到先辈的名字,提供相关证件材料后,他们会认真核准确认。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前夕,集中补刻烈士英名。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补刻以来,已有291名英烈“归队”

  每一个补刻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寻访经历,都是一次红色基因的传承。1948年12月,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坦克大队炮长凌国鹏双腿被炸,负伤严重的他将唯一的急救包让给了战友。“寻访时看到凌国鹏照片的那一刻,激动不已。”淮海战役纪念馆馆员魏天梅介绍,在徐州、广州、上海等地走访淮海战役亲历者时,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坦克大队的5位老前辈不约而同地讲到凌国鹏的事迹,终于确定了他的烈士身份。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补刻以来,已有291名英烈“归队”

  回望来时路,方能行更远。“淮海战役,是党的领导的胜利、信仰信念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周永杰介绍,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都会在英名墙前驻足凝视、感悟思考。如今,当地因地制宜设置了现场教学课堂——“支前小道”,推独轮车、抬担架,让党员干部在重走支前路上饮水思源、淬炼洗礼;创作的梆子戏《母亲》、音乐剧《淮海儿女》等戏剧与情景党课融合,激励大家守初心、担使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黄伟

最后编辑于: 2024-07-17 01:46:24作者: 及时行乐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