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娱乐 来源:知识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07-17 01:16:14 评论数: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中山持续已经3天的院多疑云因“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多人患癌”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多条劲爆消息陆续被曝出,人患引发广泛关注——11月7日,前后有网友发帖称中山二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多名学生患罕见癌症,不患病原疑因做实验引起,中山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院多疑云因当天,人患该校党委办和涉事导师对多家媒体称消息不实、前后“完全是不患病原造谣”。8日凌晨2时,中山中山二院官方连夜发布《情况说明》,院多疑云因承认确有3名曾在实验室工作过的人患博士生患癌。8日下午,前后校方通告中的不患病原患癌者家属发声:姐姐头天被确诊,次日就被导师踢出群聊……

上游新闻注意到,尽管事件真相在公众和媒体的追问下一点点被廓清,但仍有一系列疑问亟待调查澄清:该实验团队真的只有3人患癌吗?有关方面是否组织过团队其他人开展癌症筛查?3人患癌是否真与实验环境和接触试剂有关?

中山二院多人患癌5大疑云:回应前后不一、患病原因不明……

有人患癌院方为何先否认又连夜承认?

11月7日,有网友发文称,中山二院乳腺外科苏姓导师团队中,多名学生(多是博士)集体患上罕见型癌症。“今年乳癌那边,6个学生患癌,有个还是胰腺癌肝转移。”另有消息称,3个博士1个博士后,都小于30岁,全是罕见性(癌症)。中山二院k8体育官网消息,该苏姓导师是主任医师、教授、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擅长乳腺癌多学科诊治,特别是肿瘤免疫治疗。

中山二院多人患癌5大疑云:回应前后不一、患病原因不明……

11月8日凌晨2时22分,中山二院连夜发布《情况说明》,确认有3人罹患癌症。图片来源/公众号截图

7日下午,中山二院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齐鲁晚报等媒体称,(网络)相关信息不实。据每日经济新闻,7日当天,网络消息所指苏姓导师仍在正常坐诊,他本人以三个“完全是造谣”进行了回复。

就在公众以为这又是一起网络谣言时,8日凌晨2时22分,该院连夜通过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疑受实验环境和试剂影响致多人患癌”的《情况说明》,确认近年在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人现为医院乳腺外科医生,另外1名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

红星新闻称,中山二院先是否认称消息不实,接着又在凌晨发布通报称确有3人患癌。如此前后抵触的说辞,难免会让人生出更多疑问:是不是因为舆论压力才连夜发出通报?

除3人患癌外,团队其他人有无不适症状?

据央广网,中山二院在8日凌晨的《情况通报》中确认:近年在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医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医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

处于舆论旋涡中的中山二院。图片来源/网络

医院通报称,黄某,女,2017年至2022年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此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2023年10月被确诊患胰腺癌并接受手术。刘某,男,2013年至2018年在该院攻读博士学位,此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学习。2023年6月被确诊患滑膜肉瘤并接受手术。另有1名进修人员为某外地医院毕业博士生,2021年来院进修一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已于2022年4月结束进修离开广州,2023年在工作当地被诊断为乳腺癌。

中山二院还表示,该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实验室一直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管理,对所有实验人员都有开展实验前安全和规范操作培训。

据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上述《情况说明》发出后,对于相关事项的争议和猜测仍然未停止:上述3名患癌人员是否曾在同一课题组学习工作?除上述3人外,是否还有其他人员(官方称实验室从2009年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疑似或确诊患癌?为何对第三名患乳腺癌进修人员隐没了信息?此前有传言称,该乳腺癌患者为男性,是否是真的(男性患乳腺癌概率不到1%)?

还有网友提出疑问:3人确诊癌症后,校方是否有计划地组织或提醒曾在该实验室工作过的教师和学生去做相关癌症筛查?如何做过,筛查结果如何?如何没有,是否有相关计划安排?

3人患癌是否与实验室环境及试剂有关?

公开报道称,网友发布聊天截图显示,“中山二院苏某某的学生集体患癌,我觉得是试剂的问题,会不会是他们实验室的造模试剂造成的。试剂给动物造肿瘤的模型,结果给自己造上了。”有媒体指出,3名非高危年龄段人员(均是年轻医生),在相近时间段患癌,且包括罕见分型恶性肿瘤,这类事项极其罕见。

网爆中山二院苏姓导师多名学生患癌。图片来源/网络

这应当是公众最关注话题,因为它事关事件定性(是完全无关还是责任安全事故)、责任(包括刑事、民事、行政)追究、生物学科研操作流程(是否有漏洞、如何完善)、职业前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山二院通报称指出,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据每日经济新闻,多位从事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专业人士表示,“几乎没听说过业界有这样的事情(同一课题组多人患癌)发生”。一家国内知名药企的药理药效部总监表示,人体肿瘤的产生因素特别多,如遗传、环境因素等,但不像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也没有听说过肿瘤药企业发生过类似的案例。另一知名药企转化医学部门总监薛阳(化名)也表示,“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不管是之前读书还是工作后,都从来没听说过。”

“每一种癌症的诱导机制不一样,同时也是很复杂的。很多种癌症在诱发机制上没有一个定论,”薛阳说,“如果怀疑实验者患癌跟其进行的实验有关,首先应该可以排除是研究课题的原因,因为全球范围内研究同一问题的,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实验室。更多地要去看实验过程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改变,出现了跟其他实验室正规、正常操作不一样的地方。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研究者患癌,都不能仅凭口头猜测,而需要科学论据去支撑。”

针对实验室条件和操作规范等问题,薛阳认为,从实验室硬件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建设时间相对较晚,系统和硬件设施应该更健全,是有资源去进行防护的。如果真的因为防护不当产生问题,应该从实验监督等方面去进行追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