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原汁原味”民声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平人大特色”-k8体育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k8体育-凯发k8国际首页 > 探索 > 倾听“原汁原味”民声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平人大特色” 正文

倾听“原汁原味”民声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平人大特色”

2024-07-17 01:59:14 来源:k8体育-凯发k8国际首页 作者:热点 点击:882次


群众在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原汁原味民心亭里座谈(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设在社区里的“小驿站”服务基层的“大民生”,基层立法联系点里传递“原汁原味”的倾听全过基层民意,让立法工作更接地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民声民民打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打造“南平人大特色”。

“小驿站”服务基层“大民生”

“在‘民生驿站’里,程人我们可以反映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南平小事。”马坑社区居民吴隽告诉记者,特色这个设立在社区步行街道的原汁原味“民生驿站”已经成为附近居民畅通心声的好渠道。在“民生驿站”里,倾听全过记者看到,民声民民这里公布了人大代表的打造照片和k8体育的联系方式,居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找到他们。程人

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的南平马坑社区是人口密集的商住一体化的社区。此前,特色群众通过“民生驿站”反映创世纪步行街商户店面外溢、原汁原味肩挑手提流动摊点多等脏乱差问题后,5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将延平区创世纪步行街纳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范围的建议》,推动了城管部门与四鹤街道联合开展集中整治。经过整治后,创世纪步行街重现干净整洁的靓丽风景。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服务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两大任务,探索在松溪县松源街道东门社区、延平区四鹤街道马坑社区设立“民生驿站”。把“眼睛”“耳朵”安在群众当中,倾听基层最真实的需求和声音,及时了解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情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民生驿站”设立以来,配合立法工作征集意见建议13条,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0场,推动落实民生事项11项,还分主题开展了法律宣传、健康咨询、就业指导等“民生 ”活动。

基层立法联系点“原汁原味”传递基层民意

基层立法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基层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立法活动的主要载体。南平市在十个县(市、区)均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灵活运用调研、座谈、论证、听证、评估等方式,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切实把更多“沾泥土”“带露珠”的基层民意传递上来。

“之前的表述不够规范、严谨,我们要采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的最新表述。”张永星是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他告诉记者,他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了。

今年7月份,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了《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张永星和其他几位信息员一起提出了9条意见建议,其中3条建议被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吸纳。

元坑镇人大主席舒辉松告诉记者,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结合闽北立法工作实际,从全县政法、水利、交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自然资源、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社区、企业等各领域,精心筛选了40名具有一技之长,并热心立法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检察官、律师、基层执法工作者、企业家和普通群众,组建基层立法信息员库,参与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工作。以今年7月份召开的城市防洪排涝管理立法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为例,该基层立法联系点根据立法内容和要求,尝试从传统“大水漫灌”征集模式向“精准滴灌”模式转变,有针对性邀请县司法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单位的业务人员以及辖区企业、乡村建设等联络员、人大代表等参与座谈,广泛征求防洪排涝领域基层一线人员的意见建议,为该项立法工作提出9条意见建议,其中3条建议被采纳。


延平区四鹤街道的民生驿站(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作者:百科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网站地图